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17的文章

教育影片推薦

圖片
看影片才知道波蘭的教育制度要改了@@ 裡面還有親子共學其中一個家庭的訪問喔^^~~ 新知識小筆記: 1. 波蘭在2000年推出gap year(適性探索年)給國小升國中的學生 2. 波蘭將在2017年9月開始取消國中,小學變為8年,之後可以選擇進入4年高中課程或5年技術學院或進入行業學校進行培訓

2017政大實驗教育工作坊-歐洲耶拿學校

 這個禮拜參加政大的實驗教育工作坊,這幾天是歐洲耶拿學校的課程(想看耶拿學校介紹文請敲碗哈哈哈XD),從課程中有許多體悟,這些雖然不是直接在課程中提及的內容,但我覺得對我而言是一種省思。 1. 什麼是「實驗教育」?  之前訪談郭駿武老師時我就有點納悶為什麼老師常常說他不太用「體制內、體制外」來區分教育制度,這兩天的工作坊我好像理解了,而且我更進一步思考的問題就是:「什麼是實驗教育?」  這三個禮拜的工作坊是辦給與政大合作的五所實驗教育試點學校,但這些地方畢竟還是公辦公營的學校,所以基本上仍然存在著許多框架限制。我覺得講難聽一點在台灣法律的定義上,實驗教育指的是不符合政府以往規範的教育型態XD但對我而言,真正的「實驗」應該是要排除外界影響,或至少將外界影響降到最低,如果說是在政府給的框架下進行實驗,那跟一般老師在自己的教室內用非傳統的教學法進行實驗、校長用創新的方式領導學校的行政似乎沒有太大的差別,也許可以在法律上、行政上比一般公立學校寬鬆,但是仍然有許多框架限制,成為一種「在特定條件下的實驗」。而且深入的和幾位試點學校的老師、主任、校長聊過以後, 我覺得這樣的「實驗」似乎已經讓「實驗教育」這個名詞像「翻轉教學」這個名詞一樣被濫用了。 2. 國家應該干涉教育到什麼地步?  這兩天聽來自荷蘭、比利時、德國耶拿學校的校長與理事長分享後,我深深的覺得台灣政府真的是住海邊管很寬啊XDD  以荷蘭為例,他們教育部只訂定了50個核心目標,學生必須在就學期間達到這50個目標,其他課程皆由老師規劃,換句話說荷蘭的老師自由度非常高,比利時也差不多。之前我在讀美國教育的相關資料的時候也看到美國的教育在每一州都會有所不同,學校內並不會統一教科書,教材是由老師決定,所以也是自由度相當高。反觀台灣,訂了一改再改的課綱,我們在試教或實習時寫得要死要活的教案還要附上九年一貫課程能力指標,大家好像都在追求那些枝微末節的東西,而忘記學生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也好像把老師都當成沒有行為能力的白痴,好像不把能力指標訂細一點大家就會不知道該怎麼設計課程、該怎麼教。  不過耶拿的理事長有提到,能力指標訂得細未必是壞事,我們可以將能力指標轉化成學生可以理解的目標,讓學生知道自己該達到哪些能力,而不是像以往我們的能力指標都是老師在看,學生只是照著老師教的內容學。但是老師仍然強調:「你才是最了解你的學生的人

「名校情結」惹的禍

 我在大二之前是一個名校情結很嚴重的人。我常常把我的名校情結歸因為讀延平被學校老師洗腦,所以除了台政成清交以外的學校想都沒想過,但是剛剛跟我媽聊天我發現我的名校情節大部分是來自於家人對我成績的不認同。  我有好幾個優秀的親戚,我爸跟我弟又都是很會念書的人。從小我弟就成績很好,而我跟我弟比起來沒有特別會念書,成績中上。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我總是被期望要有很好的成績,但「考試」這件事從來就不是我的強項,我是每逢段考、升學考試就一定會緊張到拉肚子的人,考試是我以前少數會看輕自己的事情之一。  剛剛跟我媽聊天,她說:「真不知道妳高中到底有沒有在念書,不然怎麼會掉到這裡(國北)」,我聽了很火,想說:我念延平三年過著沒日沒夜念書的日子,連假日都是在圖書館度過,就算沒有真的很認真,但至少我也已經盡力在這個體制下掙扎了。但後來我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到現在連我都已經放下名校情結了,妳還這樣覺得我真的替妳感到可悲。」(我們家講話都很直接不要嚇到哈哈XD)後來我媽說:「是妳自己說妳沒在念書的。」我說:「我這樣說是給妳面子,妳對外不都跟大家說我沒念書沒考好嗎?妳幹嘛不直接說我女兒就是廢?」  唉。  大一的時候我看到我媽的臉書上我國小最尊敬的一位老師關心我大學考得還好嗎?我媽說我沒認真念所以考不好,blahblahblah諸如此類的話,老師還勸她不要這樣想,說我有很多比別人優秀的地方,我記得我看到我媽說的話以後氣到整個人都在發抖,心想:「到底要怎樣才算考得好?!」也許這樣說是出於謙虛,或者出於失望,但是這樣的說法真令人作嘔。  那天系上某教授突然問我:「欸葉拓吾,妳為什麼會來念教育系啊?教育系是妳的第幾志願?」說真的我不記得了,我只記得考完指考後,把校系依照興趣從分數高填到分數低然後為了志願序家庭革命無數次到最後根本無感。  我弟上大學以後(他考得還算不錯,陽明牙醫),每個禮拜從宿舍回家就找我鬥嘴,他最常講的一句話是:「妳念那什麼鳥系啊?成績那麼爛還敢當老師,不要去誤人子弟好不好?我當家教都比妳在補習班教賺更多。」我每次都氣到在腦海裡揍他無數次,但我知道他這樣的價值觀是來自於我媽平常對我說的那些話,他只不過是模仿然後誇大罷了,我氣的是我無力改變。  如果我不是念教育系,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知道這是我要的,而且學了更廣更深的東西,看到教育更多的可能,我現在八

哈佛教授Michael Sandel於台灣Fulbright演講之心得

  Michael Sandel這次在台灣Fulbright的對談精彩程度我覺得不輸給哈佛的「正義」。他特別用台灣目前的社會議題:年金改革、同性婚姻、核廢料、大數據,來讓參與者進行辯論,雖然深度並沒有像哈佛的課那麼深,在哲學的部分僅點到為止,而且有一半左右是外國學生發言,但還是有值得看的地方。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不論哪一個議題,最後Michael Sandel都帶大家導出了我沒有聽過的結論。但對談的其中一個問題是最終大家都把台灣政府或一個國家導向一個個體來看待,但其實這背後就蘊含了不一樣的政治哲學,我們在看待所有的問題時是否可以把國家視為一個人?這樣做的決策後果會是什麼?   整個對談最後的總結Michael Sandel說大家最後都傾向做出一個跳出二選一的選擇,避免道德與倫理上的衝突,但他覺得那是一個壞習慣,那會讓我們在討論公共議題時變得沒有意義。這段話頓時又打臉我覺得每段對談中最後提出的折衷辦法還不錯的想法,完全激起我想繼續聽他講的興趣,可惜對談就這樣結束了QQ…   整體而言,我覺得這個對談最有魅力的地方在於大家理性討論與辯論的過程。在台灣,不管什麼議題總是可以看到一堆人吵得臉紅脖子粗,政治人物的臉書留言很多一堆只會打嘴砲的酸民(當然還是有真正在討論的人可是通常留言都被洗掉),鮮少有人可以像這個對談中有條理、有脈絡地討論。看到Michael Sandel引導大家討論的過程我又想到張輝誠老師說過Michael Sandel真的是把薩提爾發揮到極致,他的提問跟回應技巧真的很厲害,除了看辯論內容以外我還順便一直在學怎麼引導學生討論XD   對這個論壇有興趣的人可以看公視的重播,雖然幾乎都是英文對談但有中文翻譯所以不用擔心,暑假看這個放鬆又可以學東西真的不錯XD

2017政大實驗教育論壇

  今天去政大參加了第三屆台灣實驗教育論壇,整體而言,我覺得這個論壇的運作方式有點可惜,很多想聽的發表撞場次,只能擇一去聽,而且每一場的時間都很短,每個發表者講不到30分鐘其實不能完整的表達什麼,但還是有些心得。   從開始接觸實驗教育以來,我一直在尋找一個我認同其理念,也認同其作法的組織,但是到現在我能完全認同的真的很少。之所以會一直關注實驗教育是因為我覺得實驗教育排除掉很多行政上的問題而且更能夠回歸教育的本質,再加上我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可以在一般學校很開心的人,可以生存是一回事,可以做符合自己教育理念的事又是一回事。台灣的實驗教育現在呈現一個百家爭鳴的狀態,雖然有許多不同的計畫、不同的流派,我自己一開始接觸到的實驗教育是華德福、全人、道禾…等等那些偏向學校型態實驗教育的組織,後來才接觸到其他非學校型態的組織。昨天專題發表的時候郭駿武老師說每個實驗教育組織理念背後都有一個他們對人的假設,所以今天聽的每一場發表我都在分析每個組織對人的假設是什麼?   第一場聽了均一教育平台專案教師還有LIS的分享,這兩個組織雖然我都聽過,但是我一直對這種型態的教育 創新有些疑問。以均一平台來說,我一直認為影片教學有很多限制,一來是影片少了與人的互動、對話,二來是很多學生用方法A教他們不懂,但用方法B講他們就通了,可是影片不可能做到這點,就算他們重播再多次都一樣。此外,均一的後測基本上就是一個龐大的題庫,雖然題目都是信效度很高的題目,可是回歸到它的本質,基本上還是在機械化的訓練學生,每一個概念出兩題,如果兩題都錯老師就可以知道這個概念學生不懂,所以這樣的學習方式好像只是把參考書弄成線上的而已。   第二場聽了郭駿武老師、丁志仁老師、鄭婉琪老師的分享。三位老師分享下來,我覺得每個人都有對教育的一個圖像,當然不會每個人的圖像都完全相同,所以三位老師在發表時的互動就很有意思,在回答聽眾的問題時更有意思,看待問題的方式不同,回答的角度也不同。今天學到最重要的是如何「溝通」吧,因為很多時候人在討論某個議題時為了不要引戰都會講得很委婉或繞好幾圈繞到不知道對方要講什麼,但是今天看到的對話模式是發表者之間有互相回應彼此的說法與理念,看得出來三位發表者並不是每一個觀念都彼此認同,可是在溝通的過程中還是很理性地在談,每位發表者把自己的價值觀闡述清楚,然後把價值判斷的部分留給聽眾,值得學習。

「打、罵教育」真的有用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老師會罵學生」或者「為什麼爸媽會罵小孩」這件事。甚至在更久以前,應該要想的問題是:為什麼老師、父母會打罵小孩?大家可能多多少少有經驗看到老師或爸媽怒髮衝冠、面紅耳赤的罵人甚至打人,但是為什麼呢?   他們真的是因為生氣所以打人、罵人嗎?   讀教育系以後,我最早接觸的是永齡的學生,幾乎每個都是他們班上的「大魔王」,一開始當然我也被他們的負面行為搞得脾氣暴躁甚至用嚴厲的語氣「噹人」,但是後來我答應自己不發脾氣罵學生,連嚴厲的語氣都不要,因為這樣我自己太累了而且兇完也不見得有用,只能短暫嚇阻他們。   後來我學了正念(對,我就是喜歡學這種東西的怪咖,我也知道很多人不理解但我還是喜歡XD),聽第一遍的時候只覺得這個東西的理論根據實在太酷了,後來聽了第二遍、第三遍……,理論我已經背得滾瓜爛熟,也知道正念是怎麼一回事,但其實我沒有學「通」。   大三開始認真接觸親子共學,他們的其中一個理念就是「不打、不罵、不威脅、不恐嚇、不利誘」。這五個不看起來淺白易懂,但是我最近才認真思考背後的含義。   在大人打、罵、威脅、恐嚇、利誘小孩的時候,其實一部分是隱藏了大人的無能為力。   很多時候大人不是真的生氣,或者不完全是氣小孩的行為,大多數的情況是小孩做了一件超出大人掌控範圍或者超出「大人認為正確」的行為,但是大人又不知道該怎麼處理或怎麼教小孩,所以就用打的、用罵的。這樣的處理模式說穿了只是大人在掩飾自己的無能為力。   今天看的一個影片中,哥哥把妹妹弄傷了,妹妹很生氣而且一直哭,說到這,大家應該可以想像在大部分的家庭中,爸媽會嚴厲的指責哥哥為什麼把妹妹弄傷,或者指責兄妹兩人為什麼玩得這麼過火,或者直接把兄妹兩人臭罵一頓了事,但是,他們的爸爸沒有那樣做。爸爸的做法是跟妹妹說:「妳現在很生氣對不對?」、「那妳現在還想打他(哥哥)嗎?」妹妹大聲又生氣的說:「會!」爸爸又說:「妳一定很痛、很難過,被弄傷成這樣」,然後就抱著妹妹讓她哭,過沒多久,妹妹的情緒就平復了。也許不理解的人會覺得這個爸爸會寵壞小孩、小孩子哭哭啼啼的很難看,所以會對那位爸爸的處理方式感到訝異,看完影片以後我才想到正念學的東西,也才想到為什麼我會潛意識的告訴自己不要對學生發脾氣。   杏仁核就像是我們大腦中的警報器,當有危機時,這個警報器就會被啟動,開啟我們

親子共學影片推薦

圖片
今天晚上想耍廢一下 沒想到就看到這支影片了 看完覺得幸好當初有去更深入了解親子共學 看這支影片的時候才有那麼深刻的體會 很多人(包含我自己)對實驗教育有許多迷思甚至質疑 但是隨著一次一次觀課、訪談 我才發現我自以為的開明其實還是被許多框架限制 這些年紀是我兩倍的爸爸媽媽們竟然有那麼開闊的心胸去改變教育 真的很令人佩服 到目前為止接觸的自學生或自學團體中 親子共學是我覺得最難摸透的 雖然核心價值看似簡單 但真的做起來非常不容易 最近常常跟H說我覺得我是個政治冷漠的人 只關心我想關心的議題 但是我常常看到親子共學的人關注各種社會議題 所以在影片裡面有一段話我特別有感 「從小的教育就教我們不要惹麻煩,不要參與政事,但是後來漸漸發現原來我們每一天可以這麼自由的生活是很多前輩爭取來的,不是憑空掉下來的」 這句話真的撼動我了 大三一整年的專題就獻給親子共學了 希望我能把我在那邊得到的感動和啟發傳達給來聽發表會的每一個人~ 這支影片推薦給想要對教育有不一樣看法的大家^^

大三下學期試教反思

  最近連續試教完三科,想寫點東西給以後大四的自己看。   大一到大三上學期間,從永齡課輔老師、學盟助導、笛卡兒英文老師三個性質與教學對象都不盡相同的教育相關工作中累積了一些經驗,雖然有這些經驗,但是在大三下學期的數學、社會、綜合教材教法中,又往上挑戰了一個層級。   以前最怕的是不知道該如何跟小朋友相處,因為我雖然喜歡觀察小孩,但是真的要我跟他們互動我就會有點手足無措,倒也不是因為不喜歡小孩,只是對他們不了解怕無法跟他們溝通。即便學了班級經營,如果對小孩有一層恐懼或逃避,還是沒有辦法學會一個人掌控一個班。   還記得大一剛進教育系,什麼都還不是很懂的狀況下參加了永齡的課後輔導班去做補救教學,只能說:心有餘而力不足。班級經營能力不夠好,一開始常常得跟學生比大小聲,後來向學長姐請教一些方法,發現有些方法適用、有些則完全無效。在補習班當英文老師的時候,才有機會長期接觸不同年齡層的小孩,小至幼稚園大至高中,在那裡教英文的兩年我才學會如何跟不同年齡層的小孩相處,逐漸抓到每個年齡層學生的想法、程度、理解能力、甚至是課外的話題。我慶幸自己大一就訂下目標要盡可 能累積教學經驗,所以才彌補了我天生不擅長跟小孩相處的問題。   這學期實際到國小試教,一個是五年級社會,另一個是二年級綜合,還有數學的假試教。   說真的,我不滿意。   雖然有點自虐,但是只要是我預期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我沒有解決,或者我明明可以做得更好的部分卻不夠好,我就會很氣自己。就像葉丙成老師之前一直問的:「在整個教學流程中,你的阿基里斯腱是什麼?」有時候自己設計教案的時候想過好幾遍,教案也給老師改了,實際上台試教前腦海中run過好幾遍,還是沒有找到阿基里斯腱,然後在台上就出了不能說是突發狀況的問題,這真的很令人沮喪。我不喜歡把問題推到學生頭上,去試教的班原先的班級經營再差、學生再吵,我都會覺得一個有能力吸引學生的老師應該要能夠克服這些問題,然而當自己也做得不滿意時就會很懊惱到底有什麼解決辦法。   看到大四一些很厲害的學長姐講解課程設計都頭頭是道,教學很精彩,班級經營能力也很好,心裡會急著想追上,偏偏最近又遇到了瓶頸,已經停滯一陣子不知道該怎麼突破,現在試教都結束以後要來好好想想該怎麼突破瓶頸了。目前面對學生的突發狀況,我都是在腦袋資料庫搜尋曾經觀課看到、訪談時學到的一些實際現場老師的方法,拿出來用在自己的教學上。

創造力

  很多人說學校教育抹煞了學生的創意,我一直在想這句話為什麼聽起來有點不對勁。   大家身邊應該都有很有創意的朋友,但是那些人大部分也是學校教育出來的人啊,如果學校教育抹煞了學生的創意,那這些人的創意是哪來的呢?   我覺得真正抹煞學生創意的除了填鴨式教育以外,教師本位的課程設計也是一大元兇。我說的教師本位是指以教師為中心設計課程,即便是現在那麼強調翻轉教育、以學生為中心,還是有很多人受到以前曾經受過的教育的影響,擺脫不了教師本位的思維。   最近剛好我修的教材教法都快要試教了,所以設計了幾份教案,在設計過程中,也遇到了這樣的狀況。自從修了台大的課以後,我設計任何教案都會很注重「學生的學習動機」還有「如何把學習自主權還給學生」,但是就連我自己已經特別想改善這兩個部分了,有時候還是會不小心設計出搞壞學生學習胃口的教案。有時候在設計教案的時候,我們都低估了學生的創造力,也低估了創意的重要性,更低估了學生的程度,甚至為了我們自己教學方便或者求快而設計出對我們而言是好的,但對學生而言不是最好的教案。   我常常跟別人說我討厭大人把小孩「弱智化」,因為不喜歡大人用東森幼幼台大哥哥大姐姐那種說話方式跟小孩相處以外,我不認為小孩需要用baby talk的語言來學習(當然發展心理學上證實用比較高的key跟小孩說話他們會比較有反應,但是其實這僅限於還在牙牙學語尚未形成語言系統的小孩),我覺得小孩就像海綿,他們有能力吸收他們接收到的知識,只是每個小孩理解程度的多寡不同而已,所以不需要太擔心自己給的東西太深(當然太誇張也不行),而是應該去思考要怎麼引導學生才聽得懂我們想傳達的東西。   我個人喜歡放手讓學生去嘗試,看他們能在有限的條件中變出什麼有創意的東西,而不是一開始就給他們一個框架要求他們去把自己塞進那個框架來符合老師的要求。但是填鴨式教育和教師本位的課程設計在做的事情就是把小孩塞進老師給的框架中,這樣久而久之小孩的創意都會被侷限,因為他們已經習慣老師的思考脈絡,知道該如何討好老師,所以就摒棄了自己原有的想法,然後大家才來罵「我們的小孩都沒創意」,這樣不是很矛盾嗎?   並不是講述式教學就該死,也不是所有傳統的教學方法都不好,我想強調的是,不論要用何種教學方法,那都只是手段,設計課程的時候應該是要清楚自己的教學目標然後思考該怎麼走才會把學生領導到那個方向。

「連結」的重要性

        大約兩個月前,我的生活中開始不斷的出現「連結」這個詞。以前我不是一個會特別強調人與人之間連結的人,一直到認識H我才開始思考我是如何與人建立連結。   大家在求學的過程中應該都經歷過「小圈圈文化」,每個班通常會有一兩群講話最大聲最有勢力的「主流團體」以及數個「次級團體」。昨天和H聊天的時候發現在我的成長經驗中,小學階段的我跟朋友建立連結的方式是透過「塑造一個大家喜歡的形象」來爭取好的人緣,我甚至可以每個學期變換一種形象,現在想想真的滿不可思議的,也許這就是「重要他人」對一個孩子的影響吧。   國中時期應該是「小圈圈文化」的巔峰,但是不同於國小總是在主流團體,國中時我和我最要好的一群朋友並不是主流團體。一開始的確不習慣,因為我天生大姊頭的個性讓我不論到哪裡都習慣在核心的主流團體中生存,但是我慶幸國中時經歷了人際上的瓶頸,讓我在「次級團體」中學會怎麼當個有稜有角卻相對圓融的人。在班上核心的主流團體中所做的一舉一動班上都多多少少會談論,然而身在主流團體中的我並不會去察覺班上其他同學的想法。一直到國中我才真正的了解為什麼有些人可以笑看班上各種小圈圈之間 的恩怨,也才放下「非要當核心人物不可」的詭異執念。每個人,在每個群體中,都是獨特的存在,並不是核心主流團體的人所想的那樣。   高中時,我在班上是屬於人數最多的一個群體,但是因為加入了合唱團,所以我又開了更大的眼界。合唱團可以說是怪咖雲集,各式各樣的人都有:學霸、邊緣人、被霸凌的人……,大家從互相覺得彼此是怪人到最後建立深厚的革命情感,我覺得是我高中三年獲得最寶貴的東西。以前我根本沒有機會跟所謂的「邊緣人」甚至是被霸凌的人當朋友,但是因為在合唱團認識了這些「怪咖」,我才真正的去關心每一個人,而不是像以前只把那些人當成與我無關的族群。   上大學以後我學到的反而是如何從「多建立連結」變回學習如何「篩選好的連結」。在大學我追求的連結反而不是交友廣闊,而是尋找與我頻率相同、有共同目標的朋友,以及對於提升我的能力有幫助的連結。這樣說或許有點功利,不過如果我的時間有限,我寧願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朝著我的目標走,而不是花時間建立未來很有可能消失的連結。   最近特別有感的是,在我過去的人生中無意間建立的連結,在某個時間點會突然串連起來,變成我的助力。這幾天因為看到社企流,所以一直在思考我到底可以怎麼把過去的連結串連起來,找到

一個「好」老師的特質

     最近受到某人啟發,覺得偶爾寫一些長到沒人想看的文章也不錯,就當作是跟自己的對話吧。   在國北將近三年了,常常在思考一些台灣師資培育的問題,身在這個大環境,如果變成對體制麻木的人好像有點可怕,所以想整理一下自己的想法,順便提醒自己不要變成自己不喜歡的人。 -   我最常思考的問題,應該是「一個好老師該擁有的特質是什麼」吧。在國北這三年,到教學現場觀察了幾次,有些觀課經驗讓我一堂課40分鐘就學超過在學校一學期學的東西,有些觀課經驗讓我對台灣的師培與教師選拔標準感到更困惑。在大二學教育評鑑以前,我只是很羨慕新加坡可以做到把老師的薪水跟學生表現及教學能力互相掛鉤,這種做法在台灣一定會引起非常大的反對聲浪,然而,我覺得讓我很想找到解決辦法的問題其實是「該如何篩選出優秀的老師」。在這個問題上我承認我很現實,我覺得如果一個老師的教學能力不夠、沒有熱忱的話就不應該站在台上誤人子弟,因為教育是改變一個人最大的力量,也是很多人的希望,所以「老師」這個職業不應該是一個人為了糊口而勉強去做的。   以我們班為例,其實有一部分的人志不在當老師,但還是留在國北教育系,姑且不論這些志不在當老師的人,剩下想要當老師或者把當老師視為一個職業選項的人當中,我覺得能有熱忱到可以感動我的人真的十隻手指頭都數得出來。這裡說的「熱忱」是指談到教育時眼睛會發光、會不斷主動找機會充實自己,而不是心裡覺得「oh yeah!當老師好熱血!」然後就停在那沒有想要進步的人。   如果要我在所有「好」老師應該擁有的特質中選擇一項最重要的特質的話,我會選擇「擁有無止盡的熱忱」。如果只是要當一個「老師」的話,只要會念教師手冊、修過教程、考過教檢教甄(有些偏鄉或代課老師甚至不用)就行了,但是要當一個「好老師」,要有無止盡的熱忱。   這學期我創了一個學習社群,希望能夠在班上拉一些有熱忱的人一起討論一些教育議題或學習一些教學方法,目前只有6個人,這6個人會參加我都不意外,因為他們都是真的很努力的人,但是一個人數將近40人的班級只有6個人願意額外花時間學習讓我不禁思考究竟是什麼原因。我竭盡所能地把我知道的資源、認識的人脈都拉進這個學習社群,目的只有讓想要認真學習的朋友可以找到管道,剩下的就算我不逼大家做他們也會自動自發地學,我想這就是有沒有熱忱的差別吧。   上次和Z去指南國小觀課,跟學思達的英文

麗山高中觀課紀錄

我又不知不覺寫出三千字觀課心得了哈哈哈哈XD 這次是去麗山高中觀課,兩堂化學兩堂英文(兼地理) 一樣照觀課順序分享~~ ----------------------------------------------------------------------------- 【化學-藍偉瑩老師】   這次我觀課的班級是高三學生,課程進度是有機化學,全班共分為八組,座位是四人一組或三人一組,整堂課大致上是在討論講義上的「動動腦」。比較特別的是觀察重點在學生的討論過程,而非傳統講述式教學觀察老師的教學與班級經營。   一開始老師發下講義請學生閱讀短文,學生讀完以後老師詢問大家有沒有看不懂或沒有學過的東西,確認先備知識沒有問題後便開始討論題目。大致瀏覽過講義後我發現幾乎每一題都會問「為什麼?」,這和傳統的教學不同,以前我學有機化學的時候老師不會特別問為什麼,很多東西都是用背的。   討論時,我發現有些學生不太參與,有些學生討論得很熱烈,本來很疑惑這些不太參與討論只低頭自己算題目的學生會不會沒有跟上進度,後來發現他們其實有一邊算一邊聽,在其他組員討論到他不懂或者有錯誤的地方時會加入討論,這樣的學習方式既能保有每個學生的學習步調,也能藉由小組討論增加學習效率。討論過程中,除了學生參與程度不同以外,有些組別會從四人一組變成兩兩一組討論,還有兩個學生會跟坐在旁邊的另一組同學討論,不過學生看起來都已經習慣了這種討論方法,所以討論人數其實並不是問題。後來跟助教聊的時候他說其實一開始偉瑩老師都會訓練大家每個人在討論時都要發言,但現在已經高三了所以不會再要求這些,因為他們已經能夠自學了。   當學生普遍卡在某個問題時,老師會用:「你們有沒有發現……?」的提問來引導學生思考,回想以前學的內容並給學生思考方向,但不會馬上講出答案,讓學生有思考的機會。在討論過程中老師會一直在各組間巡視,每一組的進度不同,老師也會針對不同組別給予回饋,這次看到的實例是學生在平衡反應式的時候卡關,老師就會用「為什麼要……?」來點出學生的盲點,這代表老師如果要引導學生思考,老師本身對問題診斷的能力要很強,才能敏銳地找出學生問題的癥結點。如果學生卡在前面學過的知識,老師會告訴他們在講義的哪一頁,學生就可以自己翻閱前面的筆記,老師就能夠協助下一組。   檢討題目時老師會隨機念某一位同學的答案再詢問全班有沒有問題,

中山女高學思達專班觀課紀錄

到中山女高的學思達專班觀課,連續觀了三堂有一些心得,以下按照觀課順序分享~ 【英文-洪碧遠老師】   打鐘後,老師進入教室,但她的第一句話不是「翻開課本第幾頁」,而是先有精神的和學生打招呼並問大家”How are you today?”簡單的一句話卻讓人感受到老師對學生的關心,縮短了師生間的距離。一陣寒暄之後,老師說今天要教文法,學生們突然哀鴻遍野,原本以為老師會忽略學生開始上課,沒想到老師竟然拋了一個問題給學生:「為什麼我們要學文法?」學生先是安靜了一下,接著有人回答因為這樣講英文才會正確……,一個又一個學生給了許多不一樣的答案,最後抱怨的聲音不見了,大家乖乖地拿出課本開始上課,雖然這是一個很平靜的討論過程,但學生原本排斥的心態被改變了,讓我小小的震撼了一下,原來一個簡單的問題就可以改變學生的心態、改變教室的氣氛。   英文課老師也是採取「自學」然後「問答」的方式,學生以四人為一組進行討論,讓我訝異的是老師連文法規則都直接讓學生自學,並沒有先以講述的方式教文法再讓學生討論題目。在討論以前,老師會將要討論的重點寫在黑板上,讓學生清楚的知道要做哪些事,比單純以口頭說明更清楚。我聽到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有搞錯文法規則的組別,但他們並不害怕犯錯,全班一起檢討題目的時候發現自己的錯誤反而會印象更深刻。在檢討題目時,老師除了問題目以外,也會問學生解題的關鍵字是什麼、這個題目的文法是從講義上哪一頁哪一段判斷出答案的,除了讓學生可以即時核對以外也可以不斷把沒跟上的學生拉回課堂中。遇到容易錯的題型時,老師問完一個學生的答案還會問有沒有人不同意、有其他答案的,讓學生思辨,最後老師才公布答案,思辨的過程能夠讓學生的文法觀念更清晰,對於自己寫錯的題目印象更深刻。   除了課堂中觀察到的東西以外,我看到了老師講義設計上的一些巧思。老師用全英文上課其實我並沒有很驚訝,但講義也是全英文讓我覺得很特別,老師在課後向我們說明她的目的是要讓學生可以看懂英文的文法書,不要像以前她當學生時只懂中文的文法專有名詞,要查英文文法書時發現都看不懂。   回想自己以前高中的英文學習經驗,我們總是在念不完的雜誌、7000單字、克漏字、中翻英好幾本教材中掙扎,課本挑幾課教剩下的自己看。其實這樣的填鴨是可以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塞很多東西沒有錯,但原本我最喜歡的英文卻因為這種「鵝肝醬式學習」變成我最逃避的一科。在學

高中生扮納粹事件省思

對於不知道這件事的嚴重性或覺得沒什麼的人 我推薦可以去看一下這三部電影或書: 美麗人生、安妮的日記、自由寫手的故事 這種事不是第一次發生 以前我們國中隔宿露營的時候隔壁美術班也一直比希特勒的手勢 那時候別班老師看到就想禁止他們 可是很多人覺得那個老師太小題大做了 如果這些想模仿希特勒的學生看過「安妮的日記」、看過戰爭紀錄片 知道安妮ㄧ家是如何在密不透風的屋子裡度過、知道有多少猶太人ㄧ批又ㄧ批的被送進集中營裡的毒氣室 他們就會多ㄧ層體悟減少無感的可能 我很喜歡自由寫手的故事中老師帶他們去參訪猶太屠殺紀念館那ㄧ段 ㄧ群和猶太人同為弱勢族群的黑人到博物館後ㄧ人拿到ㄧ張猶太小孩的晶片卡 到ㄧ台機器前掃瞄並觀賞那個孩子的故事 最後幾乎每個猶太小孩都被屠殺了 那群黑人學生很激動 很多人哭了 很多人無法理解為什麼他們必須無辜的接受這樣的命運 就像他們在街頭上遭遇的不公平對待 因為有這種切身之痛 所以他們不會做出用希特勒相關的事情開玩笑的舉動 美麗人生裡面 ㄧ對父子被抓進集中營裡 爸爸為了不讓小孩感到恐懼 用遊戲的方式讓他兒子度過在集中營裡的生活 最後爸爸沒逃過一劫 那種天人永隔的痛因為兒子的天真被襯托得更深刻 我很贊同葉丙成老師這篇的論點 會發生這種事 缺乏類似經驗又缺乏同理心是最大的問題

音樂教會我的事情

學音樂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幼稚園、國小時我周遭的同學幾乎都有學音樂 以前還會嫌每天被逼著練兩小時的鋼琴很累、鋼琴老師很兇很嚴格 現在想想那時候還不懂學音樂對我的影響有多大 很懷念以前在新生國小弦樂團的那段日子 練樂團、分部練習跟獨自練習所學到的東西和感受都不一樣 以前我總是很期待每個禮拜一放學去練吳宏哲老師指揮的樂團、禮拜三是易宣妤老師和呂超倫老師的分部練習、禮拜四早自習上許牧慈老師的音樂欣賞課 從三年級開始學大提琴 四年級剛考進代表團拉不夠好被學姊ㄘㄟ 一直到六年級當大提琴首席教其他人拉琴 這中間我在樂團學到了很多: 如何聆聽其他人、怎麼更細膩的處理每個音符、怎麼把自己會的東西教給其他人... 為了當上首席每天把自己關在家裡的琴房練琴 練到手指上的繭越厚覺得越有成就感 重複練一個樂句或一個曲子練到很煩的時候拉巴哈無伴奏讓自己靜下來 自己練琴讓我學會跟自己相處、學會熬過孤獨 遇到瓶頸充滿挫折的時候學習怎麼突破自己 樂團在參加音樂比賽的時候其他同學在放暑假我們在學校集訓 那時候也學會犧牲玩樂的時間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最後收穫最大的是自己 音樂帶給我的改變太大了 很慶幸臺灣有一群人願意這樣幫助這些弱勢學生 希望我學音樂得到的東西也能改變他們:)

2016 PISA成績省思

        從小到大最討厭背解釋,原本應該要內化的東西卻變成考試內容的一部分,有些老師甚至規定要一字不漏的背(明明就是為了自己批改方便-..-)         記憶中以前的我是很喜歡閱讀的。         幼稚園的時候會把我家所有跟芭蕾(因為那時候很愛芭蕾)有關的書全部挖出來一直看,即使當時只認識一些國字還是堅持自己拼注音也要看完。 小學一二年級很喜歡看《神鵰俠侶》跟《射鵰英雄傳》的漫畫,也看了很多繪本。三~六年級是我最大量閱讀的時期,那時候很喜歡的讀物是漫畫偉人傳記、東方出版社的世界名著、志文出版社的整套青少年文學(《巧克力工廠的祕密》那個系列)、紐伯瑞系列小說(《記憶傳授人》那個系列)、古典音樂歌劇繪本系列,還有很多台灣作家的書也看了不少。看完那些天馬行空的書以後從此國語課都覺得課文很無聊因為小說的內容太有趣了相形之下課文對我毫無吸引力。印象很深刻的是在我小學三四年級時就已經有朋友在看《奈米獵殺》了,這都證明了小孩的閱讀能力其實是遠遠超過課本程度的。後來國中上課常常會偷看外國翻譯小說,甚至喜歡到每個禮拜都拖著我媽去師大水準書局買書(有點懷念XD)然而到了高中卻已經討厭國文和被繁忙的課業壓榨到沒什麼時間看課外書了,真的很可惜。         最諷刺的是,我喜歡閱讀,但我國文指考分數是所有科目裡面最低的,因為我討厭背國學常識、討厭填鴨式的教學。高三那年每天狂寫模擬考題寫到麻木,什麼時候有想像空間的事情變成了四選一的問題?我根本忘記了我以前喜歡閱讀。         台灣的閱讀教育需要改變。         我認為大量閱讀自然就會提高閱讀能力,閱讀策略在考試固然重要,但空有策略卻無法理解文本中角色的情緒或延伸思考產生自己的批判性思考,根本沒有真的培養出閱讀能力。         很多人會好奇為什麼我好像鬼點子很多?為什麼我常常很愛發表自己的意見?其實這都跟我從小喜歡閱讀有關:因為看了很多小說所以讓我有許多靈感來源,因為看了不同的東西所以會整理出自己的一套見解。         總之,「閱讀」這件事真的不是靠一學期十三篇課文,一個禮拜幾節課就能讓學生學好的。 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看學思達在做什麼,張輝誠老師也常常有公開課可以去觀課。

推薦教育網路平台

現在有越來越多網路資源可以線上學習,而且很多是免費的。 以下按照分類推薦幾個給大家~ «學科類» 1. 「網易公開課」: http://open.163.com 2. 「可汗學院」: https://www.khanacademy.org/login… 3. 「均一教育平台」: https://www.junyiacademy.org 4. 「安安教學網」: http://www.anan1.webnow.biz/main.htm 5. 「Coursera」: https://zh-tw.coursera.org «自然科技類» 1. 「Code Studio」: https://studio.code.org 2. 「兒童程式設計」: http://coding4fun.tw/hourofcode 3. 「PheT」:  https://phet.colorado.edu/zh_TW/ 4.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數位典藏學習」: http://ndap.nmns.edu.tw/…/Fun…/TeacherStudentMng/main04.aspx # 5. 「BBC寰宇知識教育影片庫」: http://bbc.sunnystudy.com.tw/Contents/Login.aspx «語文類» 1. 「多鄰國」: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 «歷史文化類» 1. 「Google Art & Culture」:  https://www.google.com/culturalinstitute/beta/u/0/ 2. 「台灣吧」: http://taiwanbar.cc «綜合類» 1. 「YouTube EDU」: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3yA8nDwraeOfnYfBWun83g 2. 「TED-ED」:  http://ed.ted.com 3. 「全球雲多元智慧館」: http://4ggc.net/index.php 4. 「Hahow好學校」: https://hahow.in

你會唸ABC嗎?

 今天一個來自美國的老師在上課時說他覺得台灣人講英文發音沒有道地的美國腔其實他不會介意,但是如果連ABC都念不好他覺得很可怕。我很好奇在美國人眼中台灣人念ABC是什麼樣子,在他請全班念完一次26個字母然後糾正完大家之後我真的心有戚戚焉。  從26個英文字母來看,我個人最不喜歡聽到的是把N發成「ㄣ」的音,把G發成「ㄐㄩ」的音,還有一些毛病像是:C 發成「ㄒㄧ」、F特別強調「ㄝˊ ㄈㄨˋ~~」兩個音節、L發成「ㄝˇ ~ㄌㄛˊ~~」、S發成「ass」、V的唇齒音整個消失、W變成「打波溜」(請自行想像超台的發音)、X發成「ax」。  為什麼會有這麼有趣的現象呢?  有些人問我英文聽力或發音要怎麼練習,我都建議多看英文影集或節目,我覺得在正確發音的環境下學習是很重要的。從小,我們在學ABC的時候其實就已經奠定了每個人英文發音大半的基礎,字母的發音對單字和句子發音的影響是很明顯的。如果連最基本的26個字母發音都不標準,就算學了phonics或kk音標其實效果也很有限,而且可能只侷限在念單字比較能聽,用英文對話就陣亡的狀況。但是,在台灣的學生有非常高的機率遇到的英文老師本身發音都不標準,那要怎麼辦呢?  我有一個同學曾經告訴我,他們補習班要求他們自己準備一台錄音機,把自己念的英文錄起來,播放之後聽到不標準的就再練習,就這樣用土法煉鋼的方式練發音。我覺得這未嘗不是一個好方法,但可能還是練不出道地的美式發音。  其實我也不是一開始講英文就講得很像外國人聽不太出來台灣口音,我的確是念全美語幼稚園沒錯,但是我的同儕幾乎都是台灣人,所以學習的對象只有老師,相較於美國小孩我比較缺乏同儕的刺激。  我真正開始注重我自己的腔調是在我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我就讀的國小有一種學生叫「語教生」,他們多半都是從英語系國家回來台灣唸書的小孩,所以往往講得一口流利又道地的英文。當時我就發現:「為什麼語教生講英文有一種大人的感覺?好酷喔~我也想要!!」(是的我當時不知道那叫做道地的美式發音,只覺得小孩跟大人講話不一樣哈哈哈)所以我就開始揣摩他們講話的方式,下課有事沒事就去找他們講英文,聽他們是怎麼發那些連音還有每個句子的輕重音。除了平常在學校這樣跟他們學以外,我自己回家也會練習,洗澡的時候自言自語,上廁所也自言自語,只要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幾乎都在自言自語,練發音練到一個走火入魔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