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老師的特質

     最近受到某人啟發,覺得偶爾寫一些長到沒人想看的文章也不錯,就當作是跟自己的對話吧。
  在國北將近三年了,常常在思考一些台灣師資培育的問題,身在這個大環境,如果變成對體制麻木的人好像有點可怕,所以想整理一下自己的想法,順便提醒自己不要變成自己不喜歡的人。
-
  我最常思考的問題,應該是「一個好老師該擁有的特質是什麼」吧。在國北這三年,到教學現場觀察了幾次,有些觀課經驗讓我一堂課40分鐘就學超過在學校一學期學的東西,有些觀課經驗讓我對台灣的師培與教師選拔標準感到更困惑。在大二學教育評鑑以前,我只是很羨慕新加坡可以做到把老師的薪水跟學生表現及教學能力互相掛鉤,這種做法在台灣一定會引起非常大的反對聲浪,然而,我覺得讓我很想找到解決辦法的問題其實是「該如何篩選出優秀的老師」。在這個問題上我承認我很現實,我覺得如果一個老師的教學能力不夠、沒有熱忱的話就不應該站在台上誤人子弟,因為教育是改變一個人最大的力量,也是很多人的希望,所以「老師」這個職業不應該是一個人為了糊口而勉強去做的。
  以我們班為例,其實有一部分的人志不在當老師,但還是留在國北教育系,姑且不論這些志不在當老師的人,剩下想要當老師或者把當老師視為一個職業選項的人當中,我覺得能有熱忱到可以感動我的人真的十隻手指頭都數得出來。這裡說的「熱忱」是指談到教育時眼睛會發光、會不斷主動找機會充實自己,而不是心裡覺得「oh yeah!當老師好熱血!」然後就停在那沒有想要進步的人。
  如果要我在所有「好」老師應該擁有的特質中選擇一項最重要的特質的話,我會選擇「擁有無止盡的熱忱」。如果只是要當一個「老師」的話,只要會念教師手冊、修過教程、考過教檢教甄(有些偏鄉或代課老師甚至不用)就行了,但是要當一個「好老師」,要有無止盡的熱忱。
  這學期我創了一個學習社群,希望能夠在班上拉一些有熱忱的人一起討論一些教育議題或學習一些教學方法,目前只有6個人,這6個人會參加我都不意外,因為他們都是真的很努力的人,但是一個人數將近40人的班級只有6個人願意額外花時間學習讓我不禁思考究竟是什麼原因。我竭盡所能地把我知道的資源、認識的人脈都拉進這個學習社群,目的只有讓想要認真學習的朋友可以找到管道,剩下的就算我不逼大家做他們也會自動自發地學,我想這就是有沒有熱忱的差別吧。
  上次和Z去指南國小觀課,跟學思達的英文老師聊我們都覺得自己在學校很格格不入這件事,老師聽完以後竟然要我們繼續「叛逆」下去,當下我非常感動,有一種力量失而復得的感覺,於是更努力的想好好推動我的學習社群。
  師培有太多不足的地方,跟H聊天後發覺比起台大師培,國北其實已經算滿扎實的在訓練學生了,但是畢竟教授們不是在第一線的老師,有些老師甚至和教學現場有點脫節,所以很多東西真的要靠學生自己去觀課、自己去參加工作坊學習,學校不可能提供最新、最完整的師資培育課程(雖然教育大學好像應該要做到XD)。這學期在台大修課,班上有不少師大的學生,也有一些台大的,只有我一個國北的。這門課帶給我很大的轉變,因為連試教都完全打破我在國北三年以來一定要寫教案的這個習慣,一聽到要去高中試教竟然不用寫教案除了覺得很爽以外,我心裡的os是:「乾~也太狂了吧0.0」,更不用說葉丙成老師、藍偉瑩老師、張輝誠老師在上課時教的東西有多刺激我被僵化三年的腦袋了。上完那門課,我的結論是:雖然國北跟師大的學生在師培課程方面比較扎實,但是台大學生相對比較沒有被那些東西框住所以可以想出令人驚豔的課程設計。所以師培這個東西到底是助力還是阻力呢?
  我可能偶爾還是會埋怨為什麼師範體系的學校比較封閉、官僚作風讓人不敢恭維、小學學校內的潛規則很令人無奈,甚至跟同學聊天時大家會開玩笑諷刺某些讓人很難尊敬的老師,但是嘴砲完該念的書還是要念、該死背的東西還是要死背,該遵守的「傳統」還是要(加減)遵守,只是希望以後自己踏入教學現場以後能保有現在這股熱忱,還要保持一顆「叛逆」的心,不要輕易被同化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中山女高學思達專班觀課紀錄

「打、罵教育」真的有用嗎?

哈佛教授Michael Sandel於台灣Fulbright演講之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