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政大實驗教育工作坊-歐洲耶拿學校

 這個禮拜參加政大的實驗教育工作坊,這幾天是歐洲耶拿學校的課程(想看耶拿學校介紹文請敲碗哈哈哈XD),從課程中有許多體悟,這些雖然不是直接在課程中提及的內容,但我覺得對我而言是一種省思。
1. 什麼是「實驗教育」?
 之前訪談郭駿武老師時我就有點納悶為什麼老師常常說他不太用「體制內、體制外」來區分教育制度,這兩天的工作坊我好像理解了,而且我更進一步思考的問題就是:「什麼是實驗教育?」
 這三個禮拜的工作坊是辦給與政大合作的五所實驗教育試點學校,但這些地方畢竟還是公辦公營的學校,所以基本上仍然存在著許多框架限制。我覺得講難聽一點在台灣法律的定義上,實驗教育指的是不符合政府以往規範的教育型態XD但對我而言,真正的「實驗」應該是要排除外界影響,或至少將外界影響降到最低,如果說是在政府給的框架下進行實驗,那跟一般老師在自己的教室內用非傳統的教學法進行實驗、校長用創新的方式領導學校的行政似乎沒有太大的差別,也許可以在法律上、行政上比一般公立學校寬鬆,但是仍然有許多框架限制,成為一種「在特定條件下的實驗」。而且深入的和幾位試點學校的老師、主任、校長聊過以後,我覺得這樣的「實驗」似乎已經讓「實驗教育」這個名詞像「翻轉教學」這個名詞一樣被濫用了。
2. 國家應該干涉教育到什麼地步?
 這兩天聽來自荷蘭、比利時、德國耶拿學校的校長與理事長分享後,我深深的覺得台灣政府真的是住海邊管很寬啊XDD
 以荷蘭為例,他們教育部只訂定了50個核心目標,學生必須在就學期間達到這50個目標,其他課程皆由老師規劃,換句話說荷蘭的老師自由度非常高,比利時也差不多。之前我在讀美國教育的相關資料的時候也看到美國的教育在每一州都會有所不同,學校內並不會統一教科書,教材是由老師決定,所以也是自由度相當高。反觀台灣,訂了一改再改的課綱,我們在試教或實習時寫得要死要活的教案還要附上九年一貫課程能力指標,大家好像都在追求那些枝微末節的東西,而忘記學生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也好像把老師都當成沒有行為能力的白痴,好像不把能力指標訂細一點大家就會不知道該怎麼設計課程、該怎麼教。
 不過耶拿的理事長有提到,能力指標訂得細未必是壞事,我們可以將能力指標轉化成學生可以理解的目標,讓學生知道自己該達到哪些能力,而不是像以往我們的能力指標都是老師在看,學生只是照著老師教的內容學。但是老師仍然強調:「你才是最了解你的學生的人,不是課本。」所以不要被課本綁住,失去了設計課程的能力和熱忱,只要能達到能力指標,用自己設計的內容上課有何不可呢?
3. 教育能因為人的貧富而有差別待遇嗎?
 看到這個問題應該大部分的人都會嗤之以鼻想說:「廢話,當然不行啊!」
 我會問這個問題是因為我在參加工作坊時遇到了我國小隔壁班的班導,她跟我分享許多她調到台東教書以後的事情,再加上我聽了各個地方來參加工作坊的老師、主任、校長的發言,我真的很驚訝台灣的教育竟然存在著如此大的差異,然後回家的路上經過靜心中小學還有其他許多一般公立國小,光是一條公車路線上就可以看見各種貧富差距造成的景象,讓我很有感觸。
 我們口口聲聲說著每一個孩子的受教權都是平等的,十二年國教是落實孩子的受教權,但是目前在台灣,實驗教育與貴族劃上等號(其實不完全如此,但這是大眾普遍的刻板印象),私立學校林立,更不用談台灣的補習班文化。那偏鄉的孩子呢?家裡經濟不允許小孩去讀私校的孩子呢?家長沒有辦法為了讓小孩擠進明星學校買一戶房子放戶籍的孩子呢?因為我們用「錢」來劃分教育品質的「階級」,所以在一開始我們的教育就已經不存在「平等」這件事了,階級複製只會更嚴重。
 那也許有人會問:「要怎麼解決這樣的問題?」以德國為例,他們的教育到博士都是免費的(因為他們的稅收高,平均一個人繳五年的稅政府就可以把他受教過程中花的錢賺回本),在教育都是免費的前提下,認真辦學的學校自然有辦法淘汰不認真辦學的學校,因為學生、家長都會選擇就讀那些「好的學校」。把這樣的模式套用在台灣,或許大家會說不想要繳那麼多稅,那好,我們改成「不論何種形式的教育收費都相同」,其實也是跟德國免學費一樣的意思。可是後來我又想到偏鄉,即便有這樣的制度,老師也未必願意到偏鄉,那些地方的教育品質還是不會提升,這樣的問題目前我還沒有想得很細,還值得繼續思考。
還有好多想寫的東西但已經快兩千字了我又要被黑特每次都發千字文了QQ…
我要虎頭蛇尾一下改天再繼續XD
附上可愛的老師^^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中山女高學思達專班觀課紀錄

「打、罵教育」真的有用嗎?

哈佛教授Michael Sandel於台灣Fulbright演講之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