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女高學思達專班觀課紀錄

到中山女高的學思達專班觀課,連續觀了三堂有一些心得,以下按照觀課順序分享~

【英文-洪碧遠老師】
  打鐘後,老師進入教室,但她的第一句話不是「翻開課本第幾頁」,而是先有精神的和學生打招呼並問大家”How are you today?”簡單的一句話卻讓人感受到老師對學生的關心,縮短了師生間的距離。一陣寒暄之後,老師說今天要教文法,學生們突然哀鴻遍野,原本以為老師會忽略學生開始上課,沒想到老師竟然拋了一個問題給學生:「為什麼我們要學文法?」學生先是安靜了一下,接著有人回答因為這樣講英文才會正確……,一個又一個學生給了許多不一樣的答案,最後抱怨的聲音不見了,大家乖乖地拿出課本開始上課,雖然這是一個很平靜的討論過程,但學生原本排斥的心態被改變了,讓我小小的震撼了一下,原來一個簡單的問題就可以改變學生的心態、改變教室的氣氛。
  英文課老師也是採取「自學」然後「問答」的方式,學生以四人為一組進行討論,讓我訝異的是老師連文法規則都直接讓學生自學,並沒有先以講述的方式教文法再讓學生討論題目。在討論以前,老師會將要討論的重點寫在黑板上,讓學生清楚的知道要做哪些事,比單純以口頭說明更清楚。我聽到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有搞錯文法規則的組別,但他們並不害怕犯錯,全班一起檢討題目的時候發現自己的錯誤反而會印象更深刻。在檢討題目時,老師除了問題目以外,也會問學生解題的關鍵字是什麼、這個題目的文法是從講義上哪一頁哪一段判斷出答案的,除了讓學生可以即時核對以外也可以不斷把沒跟上的學生拉回課堂中。遇到容易錯的題型時,老師問完一個學生的答案還會問有沒有人不同意、有其他答案的,讓學生思辨,最後老師才公布答案,思辨的過程能夠讓學生的文法觀念更清晰,對於自己寫錯的題目印象更深刻。
  除了課堂中觀察到的東西以外,我看到了老師講義設計上的一些巧思。老師用全英文上課其實我並沒有很驚訝,但講義也是全英文讓我覺得很特別,老師在課後向我們說明她的目的是要讓學生可以看懂英文的文法書,不要像以前她當學生時只懂中文的文法專有名詞,要查英文文法書時發現都看不懂。
  回想自己以前高中的英文學習經驗,我們總是在念不完的雜誌、7000單字、克漏字、中翻英好幾本教材中掙扎,課本挑幾課教剩下的自己看。其實這樣的填鴨是可以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塞很多東西沒有錯,但原本我最喜歡的英文卻因為這種「鵝肝醬式學習」變成我最逃避的一科。在學思達的教室裡,老師以課本為主,雜誌是學生自己回家要看的,有不少觀課老師問「如果是在學習動機低落的班級,這種自學的型態還有用嗎?如何確認學生有自學?」這個問題我覺得要回到「學習的本質」,為什麼一定要知道學生有沒有自學呢?學習不是自己的事嗎?如果學生不想學那也許是教材不吸引他們,老師要做的應該是思考該如何提升學生的動機而非思考該如何強迫或檢驗學生吧?
  洪碧遠老師的課程設計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師不偏廢學生的聽、說、讀、寫任何一種能力,與一般只重視讀、寫能力的講述式教學不同。在教室上課時採異質性分組,但到電腦教室時會採取同質性分組練習口說,讓程度差不多的學生可以一起練習,避免只有程度好的學生開口說話的問題。
  在我們學校(國北教大)老師常常要我們在觀課時用觀察紀錄表評量被觀課的老師,這次觀課我使用的是高級中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教學觀察紀錄表,在觀課前我本來沒有抱太大的期望老師能夠達成很多檢核指標,畢竟就以往的經驗,根據講述式教學訂定的指標套用在特殊的教法上往往無法顧及所有的層面導致評鑑結果不甚理想,然而觀課結束後我發現所有的檢核指標在「推薦」、「通過」、「待改進」三個等級中,我只有兩項勾了「通過」,其他全部都是「推薦」。透過這次的觀課我發現學思達是個可以顧及傳統講述式教學要求的指標,而且提升教學層次的方法,這真的很令我振奮,因為它推翻了我對非講述式教學法既有的認知。

【國文-張輝誠老師】
  剛開始上課老師到教室時,有別於傳統教室的安靜,學生們嘰嘰喳喳的講話,後來觀察了一下才知道原來他們已經自動開始「自學」了,原本我以為是在聊天的聲音其實是討論聲。張輝誠老師趁學生們自學時到教室後面來向觀課的我們說明他給學生的講義就是教師備課用書,並簡單介紹了一下剛發下的補充資料,接著就開始上課。綜觀來看,整堂課的上課方式是學生依照學習單上面的問答題先自學,接著會抽籤請同學上台回答問題,以課文的一個段落為單位不斷重複「自學」與「問答」的過程。
  在課堂中我發現了幾件事:首先,老師與學生在問答時老師是站在教室左前方但並未站上墊高的講台上,手上拿著無線麥克風,而學生是站在講台正中央並拿著有線麥克風回答問題。
  「語言流動」的部分,問答過程中若學生有表達不清楚的地方老師會立刻打斷並復述學生的話請她澄清,如果學生麥克風沒拿好導致收音不清楚老師只要說:「麥克風」,學生就立刻知道自己麥克風沒有對到嘴巴。
  讓我覺得比較特別的是,在我的想像中,老師的問答題應該是比較偏向文意理解的問題,然而補充資料上的問答題其實包含了填充(不知道注音的生字)、詞彙注釋、修辭、文意理解的問題,比我想像中更廣泛,老師也告訴我們他題目的設計是從問答題開始、選擇題結束,整張補充資料的設計是有巧思的。
  另外,老師會問學生一些我以前國文課根本不會被問到的細節問題,例如:「為什麼滄浪之水可以濯吾纓?」,通常國文老師在講解課文時只會把注釋告訴我們,讓我們知道文意,至於為什麼作者要這樣寫就不會深入探討。
  讓我覺得值得學習的是輝誠老師會用幽默的生活實例來解釋一些概念,例如:老師用「颱風造成的災害不會因為我們是好人或壞人而有區別」來解釋道家(漁父)與儒家(屈原)對於生命和道義選擇上的分歧,有了和生活經驗的連結,學生會更容易理解,不會覺得這些概念都只是古人講的與自己無關。
  在觀察老師的「移動方式」時,我發現老師在自學的時間會巡視,如果學生有問題舉手老師就會過去,我觀課時有兩位學生趴在桌上休息,而老師也的確像他在台大上課時說的會過去彎下腰關心她們是否身體不舒服。在問答過程中老師都是站在教室左前方,只有要寫板書的時候才會站上講台,但板書都集中在黑板左側,右後方的同學有些人雖然沒有完全專注在聽台上的同學發表,但他們都主動往下一個段落自學而不是拿其他課本出來做自己的事,比起以前我在高中時受到的「齊頭式平等填鴨教育」,能夠在課堂中擁有充足的資料自學加快學習腳步的確提升了學習的效率。
  這次觀課比較可惜的是我並沒有看到張輝誠老師說的積分制度,問答過程中薩提爾的冰山理論也沒有明顯的看到,我想或許是因為學生已經習慣了學思達的問答所以不需要太多的外在動機和鷹架吧。

【數學-李昌澤老師】
  數學課一上課老師就發下講義,上面有一個QR Code,學生掃描以後即可觀看Youtube上預錄好的教學影片,看完影片後就自行開始做題。在觀看影片時,學生都是使用手機,有些人自己看、有些人跟旁邊的同學一起看。做題時,若有疑問可以舉手,老師會下去巡視並替同學解惑。整堂課都是在「自學」,與葉丙成老師在課堂中提到狹義的「翻轉教室」的概念較接近,只是影片在課堂中觀看,而學生做題的速度不一,也算是差異化教學。
  在學生自學的過程中,我仔細看了他們的講義,講義的架構是先有一個公式重點整理(有文字敘述也有填充),下面有一些題型,每個題型下面留一部份空白的解題空間,然後附上老師的做法(即解答)。讓我比較意外的是老師直接把解答附在題目下方,對於自制力好或學習動機高的學生這樣做沒有什麼大問題,但對於學習動機較低落的學生也許會造成學生懶得思考直接看解答的問題。
  最後下課前,老師以講述法講解了一個他在巡視過程中發現學生普遍觀念較不清楚的題型,簡單統整了這堂課的重點替課程劃下句點。
  由於整堂課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學生在自學,因此沒有太多老師教學的過程可以觀察,也許下次有機會可以再去看看不同課程內容是否會有不一樣的教法。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打、罵教育」真的有用嗎?

哈佛教授Michael Sandel於台灣Fulbright演講之心得